示范区建设

我国户籍制度将有突破性变革
[字号: ] 2015-10-12    阅读次数:5838

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身份证

□ 本报记者 潘强

近日,公安部发布消息,《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由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据了解,改革包含7大主要任务,100多项具体措施,涉及国家安全、队伍管理、社会治安、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权力运行等多个方面。《意见》和方案明确提出,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

居住证取代暂住证

在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方面,此次改革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健全完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和改革边防出入境、交通、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服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便民利民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安排,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定期清理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

在完善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方面,此次改革最为务实的是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介绍,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就深入推进公安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公安部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研究起草了《意见》和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审议公安改革《意见》和方案,明确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都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包括思想理念的滞后,能力素质上的差距,体制机制的制约,警务保障上的不足,“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改革创新”。

黄明指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把改革的指向聚焦到着力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上,聚焦到着力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上,聚焦到着力建设法治公安、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上。

公安机关针对110警务指挥、户籍、交通、出入境等方面也进行过不少改革,与以往相比,此次改革体现了全面、综合配套、触及根本三个特点。包括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00多项具体措施,几乎涵盖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涉及管理体制、警务运行机制等。黄明表示,此次改革会对一些多年积累下来、制约公安发展的深层次、老大难问题进行破题,改革的不只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警务保障,还涉及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调整。

政策已定有序推进

据《京华时报》报道,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也在逐步推进。暂住证制度可考证到1984年在深圳开始实施,并在我国多数大中型城市陆续实行,直到今天,一直是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办法。2003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当年少数城市开始取消暂住证制度。

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积极作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将明确居住证的功能定位,规范居住证申领条件、办理程序以及居住证持有人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按照该意见,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

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已经相继实行积分落户制度,此前有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通州区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两省、62个城市(镇)的一员,将推进积分落户政策细则。而目前,办理二代身份证,原则上仍需要本人亲自带户口本和老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身份证丢失补领,也需要本人携带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户政大厅,进行丢失补证的申报。

数据跑腿百姓便利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户籍改革是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安行政改革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此次改革推出了30多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内容涉及户籍制度、人员服务管理等。此次改革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建立户口身份网上流转、核验制度,方便群众异地办理,实行这项制度后,群众就不需要跑回户籍地办理户口、身份证了。

此次改革立足于简化审批,便利民众,除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等户籍新政以外,着力改革内地往来港澳边检查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向县级公安机关下放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权限,健全完善统一规范、灵活务实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改革驾驶人培训考试,推行驾驶人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等制度,深化机动车检验改革,全面实施省内异地验车,逐步推行跨省异地验车。同时,加快建立跨省异地处理交通违法和缴纳罚款制度。缩小建设工程消防审批范围。全面落实报警求助首接责任制、群众办事一次告知制、窗口单位弹性工作制,大力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等服务模式,积极搭建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和新媒体移动终端,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流转,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和查询、监督。上述改革举措集中体现了改革为民,便利百姓的宗旨。

信用体系分段实施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也提出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即2014年6月前、2015年和2017年,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与配合的中央部委,权责清晰。其中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等。2017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据《人民日报》报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我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作为衡量这个人诚信的“尺码”被广泛运用到其生活工作中。

黄明指出,目前公安部正在搭建一个各部门可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平台。今后还将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使违法犯罪记录与信用挂钩。重点物品和重点行业将实行安全监管,快递、物流、网购等行业,将实现实名登记,并完善犯罪信息通报机制,让失信者、违法者受到有效监管和制约。



相关内容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 [2017-09-06]
  生态红线落地要解决四个问题 [2017-03-14]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激活”林海 [2015-10-12]
  顶层设计考验政府勇气智慧 [2015-10-12]
  临沂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5-09-28]
  临沂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5-09-28]
  我市新增雨水管网1172公里 [2015-09-25]
  国家发改委 住建部印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大纲》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大纲》 [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