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春节少放一挂鞭文明低碳过新年
[字号: ] 2018-02-06    阅读次数:1481
    春节渐近,烟花爆竹的生意也逐渐热了起来。我国自古就有用热闹、喜庆的烟花爆竹来为即将到来的一年祈福纳新、助兴添彩的传统习俗。然而,热闹过后却是“一地鸡毛”,满地的鞭炮皮愁坏了环卫工,燃放鞭炮产生的有害气体也给空气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每年冬季进入采暖季以后,恼人的雾霾隔三差五来骚扰我们的生活,既然同呼吸理应同担当。我们手中的鞭炮如能不放,不妨就不放了。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就在眼前,大肆燃放鞭炮势必会让空气质量更差……这样的讨论一直在进行。是保持传统风俗,还是不要再给环境“增负”?“年味”与“烟味”到底该如何抉择?
有人觉得雾霾天气的主因是重污染企业、汽车尾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诚然,在治理雾霾天气时,政府部门确实需要更多积极的作为,但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更该肩负起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问别人做了什么,而是多想想自己能为我们的天空和环境做些什么。每一个公民不能坐等环境改变,而要怀着对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的责任担当,提高公民意识。
    除了对空气的污染,大量燃放鞭炮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也非常大。据环卫部门统计,往年春节期间,仅大年初一这一天,烟花爆竹的垃圾量就超过100吨。春节期间,初一、初六、初七、初八这几天的烟花爆竹量最为集中。这么多的垃圾,势必会给春节仍坚守在岗位上的环卫工人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这个时候,你是否还记得过去几年的春节前,沂蒙晚报推出的“少放一挂鞭”的倡议活动,脑海中是否闪过曾经在承诺少放鞭炮条幅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幕?正是由于大家共同的努力,过去几年的春节期间,我们的天空多了一抹抹蓝色,年味儿没有了那么多的呛鼻味儿。今年,还是那个主题,还是    那个承诺,让我们将“少放一挂鞭”的理念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为此,本报再次推出“少放一挂鞭”系列报道,并联合市文明办、市两型办、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今年春年期间,让我们继续做一回“弃炮族”,不放或少放鞭炮,让少放一挂鞭成为习惯,给天空增添一抹蓝。

                                                             来源:沂蒙晚报


相关内容

  市两型办积极参加2018年节能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图] [2018-06-14]
  绘山水画卷 做生态文章 [2018-05-22]
  市两型办到“第一书记”任职村调研[图] [2018-05-21]
  沂蒙干部大学堂暨《展开美丽中国的新时代画卷》开讲[图] [2018-05-15]
  2018年一季度 临沂获省级生态补偿金378万元 [2018-05-03]
  临沂“河长制”促河长治打造生态沂蒙 改善水环境 [2018-03-27]
  市两型办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动员会召开[图] [2018-02-08]
  两会发出生态建设最强音 一幅幅绿水青山画卷铺展开来[图]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