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临沂
[字号: ] 2010-04-01    阅读次数:3820
建置沿革
 
【历史沿革】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文字符号,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等。商周时期,这块土地上已存在着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临沂地域多分属鲁、齐两国。春秋时期,临沂地域主要归属鲁、齐、莒诸国。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秦朝统一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汉称东海郡)。历经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元、明等诸王朝,临沂地域多分属各州、郡、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辖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25年于临沂置琅琊道,1928年撤销。1936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革命根据地时期,境域先属鲁中行政区、鲁南行政区、滨海行政区,后属鲁中南行政区等。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境域分属沂水专区和临沂专区。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2月,胶州专区撤销,其所属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1989年始,日照升格为地级市,沂源和莒县亦相继划出。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
 
【位置面积】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南邻江苏,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地跨北纬34°22′~36°13′,东经117°24′~119°11′。南北最大长度为 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84.1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行政区划】 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海连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2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3个县市。1989年6月,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1992年12月,莒县划归日照市管辖。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10个县市。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分为兰山、罗庄、河东3个市区,临沂市辖3个市区并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个县。2008年,共有180个乡、镇、街道,7179个行政村(居、社区)。
 
 
环境资源
 
【地质地貌】 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呈二、四、四比例分布。
临沂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不甚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叠系及中、下侏罗统、老第三系古新统、新第三系地层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层都有发育。主要构造以郯庐断裂带(境内称沂沭断裂带)为主,郯庐断裂带经郯城北北向延伸,纵贯全市,以断裂为界,临西为鲁西台背的一部分,属华北地台范畴,临东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属扬子大陆块范畴。 
 
【山脉】 境内山脉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久负盛名,享誉中外。境内有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当地称为“崮”,素称沂蒙七十二崮,著名的孟良崮就是其中之一。
 
【河流】 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滨海四大水系,区域划分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1035条,10公里以上河流300余条。
 
沂河主源发源于沂源、蒙阴、新泰交界处的老松山北麓。在境内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南流入江苏省后注入黄海,全长570公里,境内流长287.5公里,最大流量每秒15400立方米(1957年)。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柳青河、?河、涑河、李公河、白马河等,流域面积10772余平方公里。
 
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在境内流经沂水、莒县、河东、临沭、郯城等县区,至江苏省境内流入黄海,境内流长253公里,最大流量每秒7290立方米(1974年)。较大支流有浔河、高榆河、汤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积5288.8平方公里。
 
属中运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东?河、西?河和燕子河等,都经苍山县境,南入江苏省境流入中运河。
 
属滨海水系的河流有锈针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黄海。
 
境内河流均属山洪河道,上游支流众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涨,峰高量大,枯水季则多数断流。
 
【气候】 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春季回暖快,少雨多风,气候干燥,常有干旱、寒潮、晚霜冻灾害性天气;夏季温高湿重,雨量充沛,盛东南风,洪涝、大风、冰雹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天气晴和,凉爽宜人,亦有秋旱或连阴雨灾害性天气出现;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土壤】 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五大类。
 
棕壤面积84.0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46.06%,主要分布于沭东丘陵和蒙山、四海山等山体及其周围。棕壤剖面红棕色,呈微酸性或酸性反应,PH值6.5左右,分为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棕壤性土。除一部分棕壤性土作为林地外,其余大部分已垦为农田。
 
褐土面积60.57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33.21%,主要分布于沂、沭河以西石灰岩山体上及其山体周围。土壤剖面中部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粘化层,并有明显的褐色胶膜及钙质斑点或斑纹,一般中性到微碱性,有微弱或中度石灰反应。分为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和石灰性褐土。
 
潮土面积24.48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13.42%,分布于沂、沭河及其他河流两岸,临郯苍平原及滨海平原上。质地适中,土体中无障碍层,养分含量高,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分为普通潮土、湿潮土和盐化潮土。
砂姜黑土面积8.14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4.46%,分布于沂沭河冲积平原,涝洼平原和蒙山山体洪积扇缘的低洼地带。土质粘重,地下水排泄不畅,地下水位通常在1~2米。具有旱耕熟化特点,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蒜等作物。
 
水稻土面积4.89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68%,分布在临沂3区和郯城、苍山等县。临沂市种稻历史较短,水稻土发育特征不太明显,属幼年水稻土亚类。
 
【土地资源】 全市有耕地面积75.96万公顷,林地面积38.67万公顷。山地丘陵为林果业、畜牧业主要基地。盛产黄烟、花生、地瓜、玉米等。沂沭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是粮食和蔬菜主要产区。临、郯、苍平原为山东三大粮仓之一。
 
【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5.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亿立方米。其中现有水利工程平水年可供水量31.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较多。全市有高等植物151科、1043种(包括变型或亚种)。其中木本植物65科、367种,药用植物830多种,主要农作物品种923个。动物约14纲1049种,其中淡水鱼15科57种,鸟类37科171种,哺乳类7目25种。盛产金银花、银杏、大蒜、板栗、山楂、黄梨、苹果、花椒、核桃、蚕茧、白柳、蝎子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已发现矿产78种,其中,白云岩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金刚石、石膏、石英砂岩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蛇纹岩、瓷土、石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丰富,质量上乘,产地有15处,为东部沿海地区所罕见。地热产地2处,河东区汤头温泉和沂南县新王沟温泉均为高温水泉,是全国著名的疗养温泉。
 
【旅游资源】 临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被国家旅游局、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列为全国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区31家,其中,4A级旅游区8家,3A级旅游区8家。著名风景名胜有蒙山自然风景区、临沂城滨河景区、沂山风景区、山东地下大峡谷风景区、四门洞风景区、雪山彩虹谷风景区、费县奇石林风景区、云蒙湖风景区、许家崖水库风景区、天宝山梨乡风景区、卧佛寺风景区等;古文化遗址有东夷文化遗址,金雀山、银雀山汉墓群,北寨汉画像石墓,齐长城遗址,诸葛亮故里,王羲之故里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08年末,全市人口共1034.47万人,男女性别比104.6:100。全年出生99944人,出生率9.68‰,自然增长率4.14‰,出生人口性别比108.8:100。
 
【民族】 全市除汉族外,有回、蒙古、苗、彝、壮、满、朝鲜、白、哈尼、藏、瑶、土家、维吾尔、拉祜、布依、土、傈僳、达斡尔、侗、佤、傣、高山、锡伯、水、纳西、布朗、仡佬、黎、鄂伦春、怒、鄂温克、珞巴族等44个少数民族,2008年末,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48614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挑战的考验,全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经济企稳回升,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41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796.31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11.9:50.4:37.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3.5%、0.2%、5.3%和4.2%。粮食生产创13年新高。全年播种粮食作物1094.7万亩。粮食总产456.2万吨,增加23.2万吨,其中夏粮 202.6万吨,秋粮 253.6万吨。粮食亩产416.7公斤,增加9.5公斤。经济作物产量保持增长。花生总产80.23万吨,增长1%;烤烟产量4.8万吨,增长3.9%。棉花总产1.33万吨,水果总产178.4万吨,蔬菜总产568.9万吨。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造林30.9万亩,其中,用材林7.5万亩,经济林7万亩,防护林16.4万亩。

  牧渔业取得新发展。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515万头、29.3万头、290.1万只和1.43亿只,分别增长8.32%、5.94%、2.77%和14.6%。年末全市生猪存栏361.2万头、牛33.8万头、羊225.3万只、家禽5371万只。肉类总产量64.9万吨,增长13.2%;禽蛋产量28.6万吨,增长1.73%;奶类产量9.9万吨,下降9.75%。水产品产量11.9万吨,增长4.98%。生猪环保养殖技术推广取得较大进展。全市生物环保养猪场发展到1149家,存栏生猪51.4万头,出栏119.2万头。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438家,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76个。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产业化水平提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59.9万亩。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9 家,省级27家。新认证绿色食品109个、有机食品47个和无公害农产品6个,“三品”认证累计达到466个。全年农药使用量1.71万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42.1万吨,农村用电量29亿千瓦时。自来水受益村数占全部行政村的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
 
【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57.6亿元,增长15.9%。制造业、支柱行业、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增长15.4%,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4亿元,增长20.8%;食品、机械、建材、木业、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八大支柱行业完成增加值808.1亿元,增长16.4%。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663家,同比增加208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41家,增加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8.91%,比年初提高2.4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4.8亿元、利税310亿元、利润207.2亿元,分别增长17.7%、16.8%和18.8%。548家企业实现利税过千万元,增加104家,其中过亿元企业29家。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220.4亿元,增长1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7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45.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150.5亿元,增长24.8%,第一产业投资40.3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投资592.5亿元,增长16 %,其中工业投资536.5亿元,增长24.9 %;第三产业投资517.7亿元,增长48.2%。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1个,完成投资727.1亿元;过亿元项目377个,完成投资455.3亿元。装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91.3亿元,增长47%;技改投资完成345.7亿元,增长45.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82亿元,增长18.1%。房地产投资完成146.4亿元,增长23%。商品房销售面积374.1万平方米,增长10.7%;商品房销售额90.4亿元,增长19.3%。
 
【国内市场、物价和外经外贸】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2亿元,增长19.3%。市区实现零售额445亿元,增长19.1%;县城实现零售额282.2亿元,增长20%;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247亿元,增长18.7%。“家电下乡”活跃。2009年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2万件,实现销售额6.9亿元,审核发放补贴7369.9万元。消费型汽车销售明显上升,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销售消费型汽车15.1万辆,实现零售额147.2亿元,增长49.8%,同比提高20.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73%,原材料动力价格下降3.64%。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9%。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4.2亿美元,下降14.3%,其中出口额21.9亿美元,下降16.8%;进口额12.3亿美元,下降9.4%。全市出口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3家,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38家,合计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3%,占比提高3.3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156家,其中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13家。

【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在生产、消费、投资等方面均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936.4亿元,增长16.2%;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2.3亿元,增长19.8%;民间投资915.8亿元,增长37.2%;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2.56万家,个体工商户21.4万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605.4亿元,增长17.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5%,提高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税收占国地税收入的80.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加。全市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市外招商项目633个,到位资金203.5亿元,增长15.9%。在建5000万元(境外600万美元)以上招商项目361个,实际到位资金168.8亿元,分别增长36.4%和29.6%。企业境外上市实现逆势突破。2009年莒南鸿润食品成功由柜台交易转为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市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山东兴盛矿业有限公司在澳交所成功上市,首期募集资金1.1亿元。全市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2家,其中境外上市18家。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6个,实际利用国外资金3.05亿美元,增长0.7%。

【交通、电信、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7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0.4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31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2.9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2.04亿吨,货物周转量654.3亿吨公里。航空货邮量1163.4吨,客运量30.1万人次,分别增长59.4%和30.7%。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60.5亿元,增长2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6.8万户,增加95.1万户。

  年末全市国家A级旅游区达到44家,其中4A级旅游区10家,3A级旅游区13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省工农业示范点16家;旅行社8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星级酒店6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26家;星级餐馆2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家。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43.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8.7亿元,分别增长20.2%和23.7%;接待海外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64.7万美元,分别增长30%和20.9%。实现旅游总收入182.3亿元,增长17.8%。
 
【财税、金融、保险】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91.5亿元,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69.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6%,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187.3亿元,增长22.9%。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24.2亿元,增长42%;教育支出42.6亿元,增长13.6%;医疗卫生支出15.9亿元,增长3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4亿元,增长1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2亿元,增长24%;交通运输支出8.96亿元,增长226.3%。

  国、地税收入合计146.5亿元,增长8.19%,其中国税收入90.2亿元,增长6.56%;地税收入56.3亿元,增长10.9%。

  金融形势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62.3亿元,比年初增加354.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178.1亿元,比年初增加1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87.4亿元,比年初增加245.9亿元。不良贷款比率同比降低0.74个百分点。全市开展业务的23家担保公司全年担保贷款70.2亿元,增长190.8%。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5.2亿元,增长2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长37.3%;人身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18.8%。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6.9亿元,增长19.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8.15亿元,增长22.4%;人身险业务赔付8.74亿元,增长17.2%。
 
【科技、文教、体育】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各类科研机构达到337家,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36项,其中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84项。全年申请专利2164件、授权专利2032件。争取并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14项,省以上科技研发经费5800余万元。全市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1家,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1家。

  文化艺术繁荣。电影《沂蒙六姐妹》获得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和金鸡奖提名;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获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特别奖;电视剧《沂蒙》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国全省产生很大影响,并获得中央电视台“首播优秀剧奖”、央视“最高收视率奖”。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和98.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6%,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新生12.09万人,初中生13.2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入初中升学率和小学、初中在校巩固率均为100%。招收高一新生5.0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07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62万人,65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31万人,高中段在校生26.64万人,308所初中学校在校生37.16万人,1668所小学在校生72.52万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运会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筹办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市运动员在省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得奖牌30余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唱响“全民健身与全运同行”主题口号,开展了滨河万人长跑、沂河龙舟对抗赛等活动,全面完成了滨河百里健身长廊城区段36公里的建设任务,为800多个行政村(居)配置健身设施。建成各级各类体育社团150余家,群众健身活动站点200余处,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多人。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建成13个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6个森林公园、4个地质公园、2个城市湿地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受保护地区面积达2594.7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1%。市辖淮河流域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高于80%,高于国家规划要求,提前一年完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任务。有100多家重点污染源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在线监控率达到9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市辖9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全部高于90%。淘汰294条落后产能生产线,关停取缔或停产、限期治理了2439家环境安全隐患企业,实施了189项水污染防治和总量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下降。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有1家企业荣获首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并在全省17地市中第一个设立市长质量奖。中国名牌产品累计达7个;新增山东名牌产品18个,复评16个,累计达97个;新增山东省服务名牌2个,复评3个,累计达10个。食品生产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全年开展发证审查食品企业395家,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371个,累计有951家食品企业获得1094张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全市技术监督机构共完成产品检验2.6万批次,检修计量器具23万台件。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8261台套,特种设备登记率、定检率、人员持证率达99%,重要特种设备检查率达100%。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89起、死亡372人、受伤556人、经济损失413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8.7%、2.9%、13.9%和5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76起、死亡363人、受伤556人、经济损失254.7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2.9%、13.3%和6.8%。
 
【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49元,增长12%,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增长9.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34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882.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86.68元,增长8.2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6.5平方米和31.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1.5平方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9.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3万人次。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3.9万人、22.6万人、65.3万人、151.3万人、45.4万人、75.8万人和37.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稳步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2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2.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2万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5.7万份。劳动争议仲裁进一步完善,全年受理并结案各类劳动争议案件4173起。
 
注:发布稿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数。电信部门数据为联通、移动、电信和铁通的合计数。
 

相关内容

  书圣阁[图] [2013-10-29]
  临沂广播电视塔[图] [2013-10-29]
  魅力沂河[图] [2013-10-29]
  临沂大学图书馆[图] [2013-10-29]
  蒙山鹰窝峰[图]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