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建设

加强管理 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
[字号: ] 2015-10-12    阅读次数:6038

近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南水北调局主要负责同志共同解读了《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据山东省水利厅厅长王艺华介绍,《条例》已于今年4月1日正式通过了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的审议,《条例》明确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的具体规划及相关细则,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王艺华表示,《条例》共8章58条,紧紧围绕南水北调工作主线,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府责任主体,明确了相关部门、管理机构和运行单位职责,设定了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确立了水量调度工作原则,规范了用水管理,明确了水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的工作责任,彰显了这部地方性法规的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加强南水北调管理,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用水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山东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并存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2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水漏斗区和海咸水入侵已经破坏了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还是改善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构建山东供水、防洪、生态水网的骨干,是保障全省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对山东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意义重大。

王艺华向记者介绍说,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在山东境内分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含利用原引黄济青部分工程和新建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在山东省形成“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框架,规划多年平均年调江水量13.53亿立方米,一期干线工程总投资240亿元。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是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水北调干线工程相衔接,共同构成山东省现代供水骨干水网,并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一期工程供水范围涉及13个市、68个县(市、区),共覆盖6.42万平方公里。配套工程规划分14个单项工程,38个供水单元,总投资230亿元。目前配套工程已经完成17个供水单元,计划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具备接纳长江水能力。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建成运行近两年来,在向淄博城市供水、济南市生态供水、潍坊应急抗旱、南四湖生态应急补水等方面发挥了初步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该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标志着山东省南水北调工作进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是山东省水利发展特别是南水北调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里程碑。”王艺华说。

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该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在山东省率先开工。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成功,工程正式转入运行期。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将与配套工程共同构建山东省现代供水水网体系,并将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对保障全省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内容

  “小种苗”绘就“大农业”蓝图 [2015-10-12]
  探索院地科技合作的新路径 [2015-10-12]
  全科医生 破解医改难题的“金钥匙” [2015-10-12]
  “三清单”探索上海信用管理新模式 [2015-10-12]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2015-08-25]
  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 [2015-08-25]
  临沂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2015-08-25]
  市政府出台《临沂市市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 [2015-08-24]